淮南联合大学
2020年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
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日
目 录
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z2020﹞25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皖教督函?z2020﹞5号)文件精神,我校依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指标》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情况作出自我评估并形成报告如下。
淮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84年9月,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位于中国六大煤电能源基地之一安徽省淮南市。学校先后并入淮南财政职工中专学校、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淮南分校及淮南职工大学,成为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逐年彰显、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学校以培养具有科学人文素养和专业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立德树人和学生就业创业为导向,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办学机制,努力建成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开放式办学格局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学校设有10个教学单位(学院),1个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着培养普通专科和成人本、专科学生的教学任务。目前,常设招生专业43个,各类在校生人数1余万人。
随着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部、省教育厅及淮南市财政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学校办学的各项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办学基础能力不断增强,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夯实了基础。
(一)办学经费逐年递增,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1、近三年办学经费收入情况
2017年度收入合计11036.56万元,其中:事业收入3248.99万元,其他收入214.08万元;2018年度收入合计11242.74万元,其中:事业收入3441.85万元;其他收入232.86万元;2019年度收入合计11317.32万元,其中:事业收入3674.28万元;其他收入317.41。
2、近三年办学经费收入对比分析
近三年来,随着国家、安徽省和淮南市财政拨款和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办学经费收入逐年增长,其中2017年办学经费收入11036.56万元,比2016年增加1441.03万元;2018年办学经费收入11242.74万元,比2017年增加206.18万元;2019年办学经费收入11317.32万元,比2018年增加74.58万元。
(二)教学仪器设备逐年增加,校内实践教学工位充足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017年9110.06万元,2018年为9532.50万元,2019年为10208.9万元,2017-2019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为12488.74元/生、8942.94元/生、10767.85元/生。
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建设,逐年增加实验实训建设经费。校内八个院系的招生专业均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目前,校内建有机电类专业实验实训室、化工类专业实验实训室、建工类专业实验实训室、计算机类专业实验实训室、医学类专业实验实训室、经济类专业实验实训室、酒店管理类专业实验实训室、外语类专业实验实训室等8个实践教学基地群,其中邮政快递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实训教学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3761个,教学工位数充足,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三)校舍面积达标,满足教学需要
淮南联合大学经过几十余载的艰苦创业,现已建设成为能够容纳近万人的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占地510956平方米。截至2019年9月份,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为8273人,生均占地面积65.71平方米/生;学校现有教学楼、实训楼、学科楼、办公楼、食堂、宿舍、大学生服务中心及体育场馆等教学、科研、生活设施,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等,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9.76平方米/生,生均宿舍面积8.53平方米/生,生均实验、实习、实训场所面积9.57平方米/生。校舍面积各项指标均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合格标准。学校立足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学校完成校内双创孵化基地、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工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形成环境和谐优美、文化与生态和谐统一、功能配套完善、专业文化特色鲜明,且与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校园基本建设格局。
(四)信息化教学条件改善,信息化水平提升
1、校园网建设
我校计算机教学设备2028台,目前学校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约为1410Mbps,全校的校园网主干带宽已达万兆,另外学校2019年实现全校网络的部分无线覆盖。学校现有网络信息点约8000个,上网课程数249门,数字资源总量约10000GB。
2、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我校校园一卡通系统在就餐、购物、借阅图书、教学教务等方面都实现了一卡通,未来还将逐步扩大校园卡的使用范围。学校现有的业务系统有高校学生综合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科发财务软件(2012网络版)、科发学生收费3.6.0、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软件V2.0、教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系统、网站群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
3、数字化教学资源与组织建设
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室近200间,已实现多媒体全覆盖。包括普通教室在内,实现了标准化的考场建设,已实现监控全覆盖。多媒体教学设备大量采用大屏触控操作,云端部署及管理,教师使用起来方便,优化了设备管理,得到了师生好评。学校加大了信息与网络中心机构组织建设力度,由副校长分管信息化建设,信息与网络中心负责实施推进。现信息与网络中心有专职信息化人员5人,兼职6人。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以先进校为目标,不断强化管理,改善条件,改进方法,进一步改善我校信息化教学条件,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我校师资整体状况
教职工额定编制数,经淮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我校核定的总编制为498名,教职工数480人,专任教师数468人,其中专业教师数为410人,双师型教师数304人。
(二)发展方向
1、学校做好“人才引进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多样化人才引进方式,每年掌握引进专任教师,重点引进专业带头人、“双师型”业务骨干和新办专业急需师资,为学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学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引进和稳定人才政策,稳定教师队伍。
3、学校加大“双师型”教师培训,保证常设专业教学、研究力量,充实新设专业师资。
(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力推进名师工程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力推进名师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1、学校教师队伍合理。
2、人才资助成果显著。
3、“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4、教师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持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淮南一批有影响的企业,深化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学工一体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合校园和企业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各学院专业建设实际情况,进行多次论证和广泛调研,优化和更新了课程体系,建立了相应的课程标准。
(三)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改革与实践
学校在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从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基本规律出发,着力培养素质全面、技能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高校教育规律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改革与衔接
科研项目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也是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我校对此十分重视,积极引导学校教师申报科研项目。
(一)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情况
1、 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 提高学生技术素质和应用能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2、 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学校针对国家、区域和省市地方科技与经济及产业发展要求,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方面促使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 重视实践教学,加速培养大批既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又掌握职业操作的基本技能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重视实践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基本技能,缩短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变适应期, 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就业率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1、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就业质量好
2017年就业率为97.44%,2018年就业率为97.47%,2019年就业率为97.51%。
2、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特色鲜明
学校历来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作为工作重心。薪酬水平符合当地及行业实际,表明学校近年来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较高。
近三年,学校毕业生留在安徽就业,呈现连续增长的趋势;在安徽就业的学生中留在本市就业的学生也有所增长,也进一步体现了学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智力支持。
(一)调整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发展
我校设有智能制造学院、制药与材料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大成人教育学院和公共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43个常设专业,涉及12个专业大类,24个专业科类,其中省级特色专业15个,校级特色专业4个。
学校在“十三五”期间,紧跟“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围绕安徽产业结构升级和淮南市转型发展人才需求,及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招生专业,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预警、退出机制。
(二)开展科技合作,提高服务能力
学校以“面向行业、多元融合、分步实施、强化实践、突出创新”为思路,以构建校企合作“三类基地,五种模式”为路径,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为目的的,各学院在探索多元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巩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增强课程对专业的支撑度。
鼓励专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专业实践与创业实践衔接,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业实践技能,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帮助学生选择创业项目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并为学生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
要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实践内容和方法改革,建立相配套的政策和运行机制,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办法,为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室,在教学中引入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促进专业与产业的同步发展,建立校企产教深度融合长效机制。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以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通过校企合作,密切与市场联系,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行业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探索和建立按企业用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课程对专业的支撑度。
学校各学院在课程改革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与兴趣,力求在课程体系、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师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采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实施个性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学校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各院系通过对人才市场、行业、企业的调查,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析,明确专业领域的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实现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培养和扶持学生创业已成为教学部门重点考虑的解决就业的途径之一。因此在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这一需求,增设创业实训内容和新开创业培训课程。
不断壮大专业教师师资队伍,教师是学生知识技能的源泉,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的思想要与时俱进,业务水平技术水平也要与社会接轨。学校通过派出教师参加师资培训,提升教学团队的专业、职业能力,不断引进硕士以上专业师资,逐步增强师资业务水平。